勇于創新 實干擔當——渤化永利李亞斌同志先進事跡
發布日期:2019-06-12
李亞斌是渤化永利公司研究所副所長,作為公司研發團隊的核心、項目負責人和主要承擔者,他先后獲得了天津市“131”工程第一層次人才稱號,天津市“創新、創業、創優”先進個人稱號,渤化集團 “希望之星”稱號、“首席專家”和14項授權專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余篇,2017年進入渤化集團博士后工作站。
一、依靠科技創新,實現技術新突破
國內丁辛醇生產企業主要采用的是銠/三苯基磷配合物為催化劑的丙烯低壓羰基合成工藝,隨著催化核心銠的形態發生變化而失去催化活性以及原料中的雜質的存在而造成新的絡合物,使催化劑失去催化活性,變成廢催化劑母液。由于環保問題難以處理且處置費用較高。李亞斌和他的團隊開發的靜態吸附樹脂回收催化劑中的金屬,不僅回收率可達到98%以上,同時能解決焚燒過程中帶來的環保問題、高能耗問題、丁醛和三苯基膦回用的問題。并將舊金屬制備成新催化劑,不僅解決廢舊金屬的循環使用,還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2018年李亞斌對丁辛醇1號裝置的廢舊催化劑回收成功后,對全國丁辛醇廢舊催化劑回收起到示范作用。
二、利用科技平臺,開發自有技術
李亞斌堅持科技項目以產業結構調整、解決生產重大難題為方向,持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研發轉化,著力推動以丁辛醇催化劑配體研制、側線實驗等為代表進行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通過側線裝置自主研發,加快銠/YLS催化體系工業化,打破國外核心羰基合成催化體系技術壟斷,開發低反應溫度、低銠濃度、高選擇性、高活性,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工藝,李亞斌團隊將繼續優化此技術,細化工業化運行數據,為工業化設計提供技術支持 ,帶動丁辛醇生產技術的國產化。
三、沿著綠色化工前行,提高裝置應對力
相信科學、創新發展是永利化工優良傳統,丁辛醇生產裝置采用DAVY的生產技術,在生產過程中隨著反應的進行,縮合產生的廢水要從系統排出,在系統排出的縮合廢水中含有丁醛、辛烯醛、EHA、丁酸、丁酸鈉等有機物。該廢水呈現出COD濃度高、強堿性、鹽度高的特點,李亞斌利用平板超濾膜和納濾膜相結合的原理,引入深度氧化技術,實現水油分離,將水體中的COD <500ppm以下,提高生產裝置高質量發展的應對能力。